创造发明名称: 一种三维透明可扩展层叠式围棋
技术领域: 本发明涉及棋类运动器械技术领域,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空间扩展的可视化围棋装置,具体为采用透明层叠式结构的立体围棋棋盘及配套规则系统。
背景技术:
传统围棋是在一个平面的19*19的棋盘上进行的,目标是围地和吃子。要把它变成三维,得考虑空间的扩展。
在二维中,地是被棋子围住的同一个平面上的交叉点;在三维中,地是被棋子完全包围住的一个三维空间区域,胜负的判定是根据围住的地的体积来决定胜负。
传统围棋的一个棋子,在中腹有四口气,在底边有三口气,在角上有两口气,不容易做活,战法呆板。
一种三维透明可扩展层叠式围棋的一个棋子,在棋盘内部位置的点位有六口气,在外面六个面的点位有五口气,在12条外边上的点位有四口气,在八个顶点的点位有三口气。容易活,不容易死,战法更多更激烈。
发明内容:
一种三维透明可扩展层叠式围棋由多个层组成,每层都是一个透明的棋盘,然后这些层堆叠起来形成一个透明立方体围棋。
一种三维透明可扩展层叠式围棋可以采用任意层数,每层可以有任意网格数,组成任意的透明立方体围棋结构,比如2*3*4,3*3*3,4*4*4,5*5*5,6*6*6,7*7*7,8*8*8,9*9*9,10*10*10等的透明立方体围棋结构。
一种三维透明可扩展层叠式围棋的标准棋盘由 7层*7条线*7条线,每层有49个交叉点,共由343个交叉点组成。围棋子可下在线与线的交叉点上。这些线等距离分布在棋盘上,层间距与线间距相等。
棋子直径与线间距的比例应该在1:1.5到1:8之间,优选比例是1:3.33,比如棋子直径为1.5厘米,线间距与层间距应为5厘米。这种比例兼顾了观棋清晰度与辅助思考的多重需求。
具体实施方式:
• 数字平台:利用3D图形技术展示棋盘和棋子,使玩家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操作三维空间。
• 实体棋盘:使用透明材料及分层结构,确保棋盘的可视性和层次感。比如透明棋盘采用透光率≥90%的聚碳酸酯或亚克力板材,每层棋盘通过抽拉式固定,方便移入移出与放置棋子,网格线可采用激光雕刻工艺形成。棋子可采用高吸附力的硅橡胶或EVA泡棉材料制作,防止棋盘抽拉移动时棋子在棋盘上滑动。
• 游戏规则:
o 基本规则同传统围棋;
o 落子位置:棋子可以落在任何一层的交叉点上,没有层间的限制;
o 连接方式:棋子可以通过上下、左右、前后六个方向连接,形成三维的连接;
o 地的定义:被棋子完全包围的三维空间区域视为地,地的体积计入得分;
o 包围条件:棋子被对方在六个方向上完全包围时,视为被吃掉;
o 气的概念:棋子周围的空交叉点称为“气”,在三维空间中,气的计算需要考虑六个方向。
说明书摘要:
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透明可扩展层叠式围棋,属于棋类运动器械技术领域。
该围棋由多层透明棋盘垂直堆叠成立方体结构,每层棋盘由等间距的透明网格线构成,层间距与线间距相等,形成标准化的7层×7×7交叉点布局(共343个点位),并支持扩展为任意层数与网格数的三维棋盘。棋子可落于任意层的交叉点,通过上下、左右、前后六方向连接形成空间结构,气与地的判定均基于三维包围逻辑:棋子存活依赖六方向自由空间,被完全包围的三维空域视为有效领地并按体积计分。
实体棋盘采用透明材料分层展示,数字平台通过3D建模实现交互。相比传统平面围棋,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维空间扩展显著提升战术复杂度与博弈激烈度,棋子存活率提高且攻防维度倍增,同时透明结构及标准化比例(棋子直径与线间距为1:3.33)兼顾空间辨识与实战需求。